感激與感動

上次回國去新的航教館的的時候,所穿的那雙皮鞋的鞋底突然在高鐵上鬆脫,所以那天在左營下高鐵之後,我還拜託來接我的朋友趕快帶我到鞋店去買一雙鞋,免得成為一個真正腳踏實「地」的人。 因為那雙脫底的鞋,還是很新而且樣式也挺新,所以我當時並未將它丟掉,而是打算去找個修鞋師傅將它修好,這樣以後還可以繼續穿它。但是一來在台灣的時間不長,同時也不清楚哪裡有修鞋店,結果一直到我離開台灣都沒有去修它。 這次回來,看到放在鞋櫃裡的那雙鞋,才想到是該拿去找人修一下,於是就將它由鞋櫃中取出,放在玄關,想著「找個機會」把它帶出去找人修。 然而基於與以前同樣的理由,那雙鞋在這兩天還是就放在那裡,等著我「找個機會」拿出去修。 昨天上午,我出去之前,九十歲的老岳母問我,那雙鞋是不是要修,我當時並沒有多想,就只是應了一下說:「是啊,是要找個時間拿出去修。」 沒想到,昨天回來之後才發現,老岳母已經將那雙鞋送到大直市場內的一家修鞋鋪去修了,而且為了那雙鞋,老岳母竟然跑了兩趟! 原來,老岳母上午將那雙鞋拿到市場去時,修鞋鋪的老闆不在,她等了快半個鐘頭都沒等到老闆回來,於是她就將鞋交給託修鞋鋪對面的一位賣菜的大嬸,請她將鞋轉給修鞋鋪的老闆,並將自己的電話留下,麻煩老闆拿到鞋之後打個電話給她。 沒想到,老岳母一直等到下午都沒接到電話,她老人家一急,就又跑到市場去了一趟,這才見到鞋鋪老闆,並將修鞋的事說清楚。 由老岳母的住處到大直市場,並不是一段短的距離,除了要搭公車之外,更要走上一段路,她這樣的跑了兩趟,除了讓我感激又感動之外,更是有著一股相當的歉疚及羞愧之心。 當初我沒有即時將那雙鞋拿去修的理由,是太忙及不知道哪裡有修鞋店,但是現在想起來那都是託詞,真正的原因是「不在乎」!因為我在鞋脫底的時候,立刻就買了雙鞋,所以修鞋之事就沒有顯得那麼重要,而不知道哪裡有修鞋的地方,就更是為自己的惰性找個開脫的理由。 我真是有心去修鞋的話,我想只要稍微問一下就可以知道哪裡有修鞋鋪,而我每天出去都會經過大直市場,所以只要出去時將鞋帶著,第二天下午就該可以拿回修好的鞋子,但是我的這種「不在乎」的態度及惰性,竟能將這修鞋的事拖了這麼久,害的老岳母在一天之內跑了兩回市場。 多年以前我曾為了相似的事,教訓過我的女兒,當時我曾告訴過她凡事只要決定去做,就必須放進日程規劃裡,定好一個要做完該事的期限,這樣才會有將那件事完工的壓力。絕對不可以有找個「機會再做」的心態,因為那樣將永遠不會找到那個「機會」。 沒有想到自己在退休之後,竟然精神鬆懈至此,當初告誡女兒的話,竟然讓九十高齡的老岳母給了我一個難忘的身教!

課外的世界

有位朋友前幾天問我,家父對我連續出版了九本書,該一定很引我為榮吧。 其實,家父在我出版第一本書之前十年就已因病而逝,所以他並未能見到我我所寫的任何一本書。 不過,我想他是會高興我真能將我五十餘年的興趣,變成一百多萬字的九本書籍,雖然他曾極力的打壓我在這方面的任何努力。 民國五十六年一一三空戰之後,台灣電視公司特地到清泉崗空軍基地去對石貝波及胡世霖兩位英雄做專訪,那段專訪將在當時的「時人訪問」中播出。我由電視週刊上看到這則消息之後,就盼望著那天能早一點到來。 那天我放學回到家,立刻將當天的功課寫完,晚餐之後,也不等媽媽吩咐,馬上到廚房將盤碗洗乾淨,擦乾放好。做這些的主要目的就是想在節目播出時,老爸沒有理由不讓我看。 好不容易等到八點,電視銀幕上顯出「時人訪問」的幾個大字,同時背景上也演出四架F-104衝場解散的情形,看著那個鏡頭我已興奮到了極點,沒想到就在那時,老爸竟將電視關掉。 「為什麼關掉電視?」我急急的抗議,但是老爸理都不理我,拿起他的雜誌看了起來。 「為什麼不讓我看?」我急的都要哭了,老爸還是不理我。 在父權至上的家裡,他的決定其實是不需要理由的,他不必說什麼,我也知道他是因為平時我在學校的表現,讓他極端的失望,所以他就找了這個機會,也讓我嚐嚐失望的感覺! 那天我究竟沒能看到那個期待已久的節目,而我在學校的表現也沒因為這個打擊而有任何改變,父子之間的關係降到冰點以下,有好一陣時間我們之間幾乎沒有任何互動,他唯一對我說話的時候就是指正我的錯誤,而我也是沈默以對,反正我對那些學校裡的課業沒有任何興趣,也無法達到他對我的期望,那就讓他罵吧。 1970年我到紐約去念大學的前夕,因為所念的科系是航空機械,這與他的期望相差不多,所以他真是出乎我意料之外的與我好好的說了一些話,大意就是如果我再不好好把握這個機會,學得一技之長,那麼以後的日子就不會那麼好過了,因為他總不能養我一輩子,最後他加上一句:「不要再花時間去搞空軍那些東西,那些東西對你的前途一點幫助都沒有!」 當時,我並沒有仔細的去想他的那句話,不過多年之後,當我已經在洛克希德公司擔當要職時,有一天突然記起他的那句臨別贈言,繼而想到:到底什麼東西是對前途有幫助的?難道除了「書本」之外,所有的東西都是沒有用的嗎? 在這同時,我也想到前幾年在台灣時聽到一個朋友對他的兒子說:「你只要把書念好,其他的事你都不用管。」 只是,書本中的資料真能應付人生旅途中所遇到的各種不同的情況嗎? 課本上可以教你如何去分析及解釋一個複雜的物理現象,但是不會教你如何在眾人前面去將這個現象解釋清楚。 課本上可以教你會計的原理及步驟,但是不會教你如何在公司內部幾個不同的部門要爭取有限的資源時,如何在洽商的過程中為自己的部門爭取到最大的實惠。 課本上可以教你基本的應對禮節,但是不會告訴你在公餘時間如何去與同事與老闆交際,讓眾人覺得你在團體中不僅是個會做事的人,更是一個讓人願意接近的風趣人物。 家父口中所認為對我前途無用的「那些空軍的東西」,卻是此生中對於我的工作幫助最大的資源。我這輩子所有的工作,除了有幾年是在核能電廠之外,其餘的工作都是與航太有關,因此工作的同事多少對航空有些興趣,而我在這方面所知道的故事,是遠遠的超過一般人,所以在公餘聊天時,總是會有一群人會圍著我要聽我說這方面的故事。也就是因為故事說多了,讓我不知不覺中學到了演講的技巧,後來在工作上要做專案進度報告時,很自然的這個工作就輪到我的頭上,這種情形下,公司高層也就開始注意到有這個可以用的人。 在家父去世之前,有一次我與他談到當年他不許我看電視專訪的那段故事,他已完全不記得那個生活中的小插曲,但是他卻記得每次看到我的成績單時,他心中對我的失望,所以他覺得不讓我去花時間去做任何與課業無關的事,是很正常的事。不過,最後他又加了句:「現在時代不同了,那些課外的東西,也是挺重要的。」 我很高興家父在最後終於贊同了我的行為,只是,我也知道我的那些課外東西能派上用場,是在我先聽了他的話,完成大學課業之後的事。 所以,回答本文開始時那位朋友的問題,我想家父是會為我所寫的那些書感到驕傲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