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真的愛狗,還是只想侮辱軍人

家裡有客人由台灣來,帶著他們去太后湖玩了幾天,回家之後打開電腦一看新聞,台灣又是天下大亂,這次是因為幾個軍人殺了隻狗,惹起社會公憤,又開始鬧抗爭,竟然還有「萬人上街送小白」的計畫。我想如果今天是一位軍人被瘋狗咬死,也不會引起社會上這麼大的騷動!看到新聞中一位女士為了此事,哭的歇斯底里的相片,也看到眾多民眾在國防部前抗爭的相片,不禁使我想到我的朋友李虎及他的太太熊南屏,幾年前他們曾與台灣的朋友合作,將台灣大批即將被處死的流浪狗,運到美國,再由此地愛狗的人士分別認養。那時我才知道台灣流浪狗在無人認養的情況下是會被處死的。就在上個月,報上也刊登了一則新聞,述說一位女獸醫,在連續的將一群無人認養的狗處死之際,無法忍受那心中的沮喪,竟然吞服讓狗安樂死的毒藥,以死來抗議這種不人道的行為。那些上街抗議的人士,有沒有為那些流浪狗做過一些什麼?那幾位士兵殺狗的手段殘忍到讓我不忍看完整段影片,但是我們所譴責的該是他們的行為,而不是因為他們是軍人,整個社會上目前對軍人,甚至對國防部的凌遲,讓我不禁去想那些預備上街去抗議的「萬人」,是想訴求什麼?是為了愛狗?還只是想侮辱軍人?

他們曾保衛我們

五月二十日蔡總統宣誓就職之後,有些朋友開玩笑的告訴我:「現在已是藍天不再,綠地一片,你的文章該沒有市場了。」他們雖然是開玩笑般的說著這句話,但是我知道,他們真是認為在以台獨為中心思想的民進黨執政之後,我所推崇多年的空軍事蹟,將不會再被人們重視,因為空軍軍人不但穿的是藍色的軍裝,我所認識絕大多數的空軍軍人也都是帶有「藍色」的思想。這種狀況下,大家認為我的那些文章沒有市場是想當然耳的事。只是,不知道大家記不記得兩位推銷員到非洲去賣鞋的故事?第一位推銷員在抵達非洲之後,發現那裏的人都不穿鞋,非常失望的發電報回總公司,表示「情況非常不樂觀,這裡沒有人穿鞋。」第二位推銷員在抵達非洲之後,卻發回一個全然不同的電報,「情勢大好!這裡的人從沒穿過鞋!」同一個情況在兩個不同人的眼光裡,產生了迴然不同的解讀。同樣的,在目前的情況下,政府檯面上是一群新人,是一群對空軍保衛台灣的歷史相當陌生的人,為了讓那群人了解台灣的安定與和平是用什麼代價所換取來的,我覺得我的文章不但還有市場,更肩負著相當大的責任。上個月我在台灣的時候,曾帶著十餘位素昧生平,但對那段歷史有興趣的讀者到碧潭空軍公墓去。我們不是去郊遊,也不是去參觀,而是去認識那些長眠於斯的忠魂,與了解他們與我們之間的關係。我們走在那一排排似乎看不見盡頭的石碑土墳之間,那些原本在我的讀者心中陌生的名字,在我的解說之下,似乎都成了一個個英挺帥氣的飛行軍官,站在他們面前。那些人原本也有著夢想,也有著抱負,更有些人是有著美滿的家庭,然而在不同的作戰與訓練任務中,他們為國犧牲了生命。他們犧牲的原因及經過或許不同,但是最終的目的卻是相同的,那就是「捍衛中華民國!」而在捍衛國家的當兒,他們從不曾選擇他們所要保護的對象,他們所保護的是在這塊土地上的每一個人,無論那些人的宗教信仰、政治理念或是祖先的出處。明年一月就是海峽上空最後一場空戰的五十周年,因此五十多歲以下的人大概都不記得對岸曾經是要「解放台灣」的,是要「血洗台灣」的,而且兩岸之間是經常發爭軍事衝突的,民國四十七年的八二三砲戰期間,幾十萬發砲彈落在彈丸之地的金門,當年七月底到十月中旬,短短兩個半月期間,海峽上空發生九場空戰,民國五十四年間海軍更是與對岸發生三場海戰。這些衝突都充分顯示了共軍「解放台灣」的企圖,大家也許不記得那些戰鬥,但是絕對知道最後在硝煙散去之後,中華民國依然屹立於台灣。台灣有些媚日的人不願意說「抗戰勝利」,而只願意說「終戰」,不願意說「日據」,而說是「日治」,但是我想那些人都不會否認「中共」曾是我們最大的威脅,而我們如今能安全的生活在這塊土地上,大放厥詞的批評任何我們所看不慣對象的同時,是否有人想過是誰給了我們這個環境?國人常說「吃果子拜樹頭」,可是最近看到的竟是有些人在吃著果子的同時,卻怪樹頭擋路,想除之而後快。不知道那些人是否了解,一旦樹頭沒有了,果子也將消失。碧潭空軍公墓的一千多位忠魂,全是為了「保衛台灣」而犧牲了他們的生命。每年有多少母親在母親節時得不到兒子的祝福,多少婦女身在困境時得不到丈夫的呵護,多少兒童對父親的唯一印象,就是那幀掛在牆上已經發黃的相片,只因他們的愛子、丈夫或父親為了保護你我,而長眠在碧潭。當我們前幾天看到一位洪性女士,質問一位老兵曾為台灣做過什麼,為什麼台灣要養他時,是否該有人提醒她,那位老兵曾保護過我們?當數百名已年過半百的退役官兵,重新齊步走在凱道,向國旗、國家及民眾重新顯示他們愛國情操的同時,我們是否也該緬懷那些為了你我,已經獻出他們生命的英魂呢?我不會因為換了執政黨而停止我對空軍忠勇事蹟的撰寫,不管是哪個黨主政,人們都該飲水思源,知道是誰給了我們這個安全的環境,我也會在日後我回國的時候,繼續帶有興趣的讀者到碧潭去將那些英烈事蹟介紹給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