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懋昶長汀偵照陣亡

福建,武夷山脈,夕照將山峰染成金黃色,山谷及背光的地方卻已經是一片灰黑,這種強烈的對比讓這初夏的黃昏由空中看來有一股蕭颯之氣。

一陣尖銳的飛機渦輪發動機聲由遠而近,隨著高頻率的噪音而來的是飛機低空掠過時所引起的強烈陣風,兩架機翼上漆著青天白日標誌的RF-84雷霆式偵察機以貼著樹梢的高度在武夷山脈中穿梭著,緊隨在後的是另外兩架俄製的米格十五型噴射戰鬥機。

時間是民國47年6月17日下午5點多鐘,那兩架RF-84是中華民國空軍第6大隊12中隊的兩架偵察機,在執行完對福建長汀的偵照後,正對著四百多浬以外的桃園空軍基地返航途中。

RF-84雖然具有後掠式的機翼,但是那具J65軸流式發動機所產生的7800磅推力對於25,000磅的飛機來說似嫌不足,尤其是與靈活的米格十五相比,就更顯得笨拙與緩慢。所以那天在武夷山脈中被米格十五追逐之下,兩架RF-84的飛行員所仰仗的只是自己的技術。

除了飛機的推力不足之外,RF-84的座艙罩也不是先進的氣泡型,座艙後面的鰭狀流線型機身嚴重的阻礙了飛行員對後的視線,所以出任務時長機與僚機必須比翼飛在同一條線上,這樣才能互相注意另一架飛機六點鐘的方位。

「Two!注意地形!」長機飛行員楊世駒少校在無線電中叮嚀僚機金懋昶上尉。

超低空飛行時,最重要的就是對地形的認識,這樣才能掌握時機將飛機始終維持在離地一定的高度下。武夷山脈對於楊世駒及金懋昶兩人來說是相當陌生的地段,然而為了將機腹中的底片安全的運回台灣,他倆真是冒著生命的危險將飛機以五百多浬的空速飛在離地不滿五十呎的高度,雙眼隨時注意著機前地形的變化,手腳配合著板桿蹬舵,將飛機隨著地形的起伏,始終保持在比敵機稍低的位置。

機身旁邊一連串飛逝而過的曳光彈讓楊世駒知道米格十五就在他後面不遠的地方對他開火,但是他卻連往後查看的機會都沒有,只能偶爾由座艙中的後視鏡中看著機後若隱若離的敵機,敵機機頭忽明忽滅的砲管,明顯的在告訴他只要有一枚超前的砲彈擊中他的飛機,翼下荒煙漫草的山谷即將是他的葬身之地,想到這裡他覺得頸後的毛髮全都豎了起來。